生物質供熱項目前景巨大但仍有問題待解!
2020-08-21 來自: 武漢金恩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580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 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 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 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
我國生物質能資源的可開采量巨大,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目前短期內生物發電的增長態勢較為疲弱。主要原因在于原料供應困難、產業集聚不足和商業化不足等問題。
今年1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1781萬千瓦,同比增長20.7%;生物質發電9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可以看出,去年無論是從裝機容量還是發電量來看,生物質能的年增長率均有下降趨勢。并且,相比光伏和風電在發展初期所建立的高速增長率,生物質能的增長率并不算高。
從近段時間的月度數據來看,今年6月份以來,生物質燃料出廠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低于100。生物發電燃料價格連續三個月走低,表明生物質能發電廠對于燃料的需求不高。這進一步說明整個生物質發電行業在短期內的增長可能處于疲弱狀態。
我國生物質供熱產業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 一階段是2006年產業萌生到2010年產業鏈構建初成。這一階段是行業的艱難摸索期,全國除了廣東以外都面臨市場上與燃煤競爭的格局(廣東因承辦亞運會率 先禁煤),生物質供熱與燃煤相比無明顯經濟優勢,只有在用戶無法選擇燃煤時才有機會。
第二階段從2011年到2016年,這是行業野蠻生長階段。2011-2014年財政部制定了給予生產成型燃料企業140元補貼的政策,一下子讓社會上各類動機的企業涌入該行業,造成行業短期虛 假繁榮,補貼停止后,一大批企業離開該行業。2014年新的環保排放標準實施,在已將燃煤鍋爐改造為生物質鍋爐的前提下,一些缺乏技術積累的運營企業和使用生物質供熱企業單純為了追求效益,白天燒生物質,晚上燃煤,在缺乏第三方檢測機構、行業標準和規范的情況下,燃料中摻混垃圾和染料情況時有發生,大大損害了行業聲譽。
第三階段,2017年年初,環保部發布高污染燃料目錄征求意見稿,生物質成型燃料赫然在列,行業面臨生死存亡。此事甚至引起國家領導的關注,后經行業協會、專家等與主管部門密切溝通,目錄發布時將生物質成型燃料移除,環保部官員也在記者發布會上強調在監管到位的前提下,要鼓勵發展生物質供熱。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關于推動生物質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對生物質供熱產業明確定性;同月,國家十部委《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規劃2017-2021》發布,提出規劃目標:煤改電供暖15億平米,煤改氣18億平米,煤改生物質21億平米。對生物質供熱明確定量,更是第 一次把生物質供熱放在了排頭兵的位置。生物質供熱行業的標準也在陸續推出,上海、天津、吉林等地陸續頒布了生物質成型燃料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監管標準的出臺,有力地保障了生物質供熱產業的健康發展,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
生物質液體燃料在交通動力領域,比較突出的是燃料乙醇的使用,東北、華北、華中等地均已實現封閉運行,10%的燃料乙醇與90%的普通汽油混合而成 汽油,截至2016年總量約300萬噸。供熱信息網了解到但目前添加的是一代乙醇,即玉米制成的乙醇,雖已實現無補貼市場化運行,但畢竟使用玉米為原料存在與人爭糧的問題,以秸稈為原料的二代乙醇產業化尚無具體時間表。其他以小桐子等為原料制成的燃料油規模較小,尚不具備市場化能力。因此,總體上交通動力市場,生物質目前尚處在小規模發展階段。
在生物質能源中,生物質成型燃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由于相關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低,加工成本偏高,未能進行大規模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發展不盡人意,一方面是在收集、運輸、儲存等方面存在瓶頸,難以做到持續穩定供應;另一方面是生物質原料本身具有多樣性及復雜性,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
與此同時,生物質成型燃料設備工作環境的惡劣性,影響了使用壽命和穩定運行,反過來拖累整個行業發展。另外,生物質成型燃料過程中的結渣與玷污傾向,以及低溫條件下的焦油析出問題,也是行業發展面臨的阻礙。
要推動生物質成型燃料更 好發展,必須實現從收集、干燥、粉碎、成型、燃燒環節所需設備的配套,并打破技術瓶頸,才能在農村及城鎮進行大范圍推廣。長遠來看,清潔能源發展大勢所趨,生物質成型燃料有望成為全 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據預計,到2050年,生物質發電及高品位能源利用比重將達40%。
綜上所述,生物質成型燃料可發掘潛力巨大,隨著技術進步,應用比重有望大幅提升,前景向好。
《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劃內容: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加快生物質能供熱產業化發展,形成清潔供熱能力,在縣域規?;娲济汗帷5?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形成以生物質能供熱為特色的200個縣城、1000個鄉鎮,以及一批中小工業園區。
到2020年
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生物質燃氣(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氣化等)年利用量約10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
到2035年
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25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5000萬噸,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約25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2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6000萬噸。
到2020年
形成以生物質能供熱為特色的200個縣城、1000個鄉鎮,以及一批中小工業園區。打造生物質能供熱新興產業,產業體系比較完善,生物質能供熱技術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顯著提高,形成一批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市場規模較大的新型企業。
到2035年
生物質能供熱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區實現普及應用。
產品展示
產品展示